青岛诗词
2025-5-3 星期六/农历四月初七

繁花童诗



繁 花


四年级六班    任芸汐


是什么味道,

比那香水

要香千倍百倍?

是什么颜色,

似一道彩虹

映衬大地?


那是花的香味,

是母亲的味道。

那是花的色彩,

是母亲的颜色。


母亲是朵花,

她哺育着一只小蜜蜂,

那只小蜜蜂,

深深的依恋着她......


爱(一)


四年级六班   高一硕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记忆:

深夜的灯光。

可口的饭菜,

亲切的唠叨。


爱(二)


四年级六班    高一硕


母亲啊!

哪一次您不陪伴我到深夜?

哪一次您不对着我的成绩怒吼?

哪一次我的梦中

没有您劳累的身影?


爱(三)


四年级六班   高一硕


父亲啊!

学习上的困难来了,

您上网去查资料;

学习上的挫折来了,

我只能对墙哭泣。


樱花(其一)


四年级六班   刘胤昶


那一个个精心雕刻的叶片,

像嫩绿的小草

走着走着

就随着风飘到远方了


樱花(其二)


四年级六班   刘胤昶


这束花

是人们经数年精心培养的

突然一阵风

好像母亲张开双臂

把我抱在坏里


樱花(其三)


四年级六班    刘胤昶 


樱花啊!

哪一次你飞舞时没有风

哪一次你怒放时没有努力

哪一次我的笔下没有你美丽的身影?


小草(一)


四年级六班    孙月萍


小草啊!

哪一片天没有云?

哪一本书没有字?

哪一次我的笔下,

没有你优美的舞姿?


小草(二)


四年级六班   孙月萍


小草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你也没怕。

那如果你心中的风雨来了,

你会怕吗?


小草(三)


四年级六班   孙月萍


这些事——

是小草们永不漫灭的回忆:

和微风起跳的舞蹈,

推翻大石头的时光,

在荒野中生长的日子。


感情画了一个世界


四年级六班   史濛雨


它拿起画笔,

画了一些感情云,

云儿下了一场雨,

——感情雨。


都有哪些感情雨点:

愤怒、开心、快乐,

难过、生气、伤心……

兴高采烈、愤愤不平。


雨点落到地上,

变成世界生灵,

生灵蹦蹦跳跳,

有情绪的生存。


忽然一阵风,

好像一道命令,

所有的感情整齐地

按着节拍跳起舞来。


童年是什么


四年级六班    于嘉贝


童年是什么 ?

是那宁静的夜晚 ,

草地上的欢声笑语 ,

在月光编织着美好的回忆 。


童年是什么 ?

是试卷上鲜红的一百分  ,

让我哼着小曲 ,

走在回家的路上 。


童年是什么?

是本子上潦草的字迹,

刻画着天真,

记录下美好的生活。


童年是什么?

是爸妈的批评里,

让我很委屈,

在心中的怒与气。


母爱(其一)


四年级六班   赵修杰


母爱啊!

是无微不至的照顾,

是温柔如水的呵护,

是时时刻刻的关心。


母爱(其二)


四年级六班   赵修杰


母爱啊!

是我坚固的护盾,

是我生命的源泉,

是人生命的导师,

是我生命中,

不可缺少的回忆。


母爱(其三)


四年级六班   赵修杰 


母爱啊!

天空变暗的时候,

鸟儿回到它的巢里;

心里变暗的时候,

我只躲在你的怀里沉睡。


春 天


四年级六班  贾一诺


细雨润草绿,

微风沁花香。

一个个好奇的小绿脑袋从土中探出头来,

织成了一片片绿色的草毯。


毛毛雨下了好几天,

顽皮的小孩子光着脚在水里扑打着,

蝴蝶抖去了水珠,

快乐的飞舞着。


云的形状可多了,

有的像小狗,

在对我笑。

有的像小猫,

还有的像龙……

春色是多令人难忘啊!


草原(其一)


四年级六班   刘博文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翠绿的兵陵,

嫩绿的草地,

黄绿色的叶尖。


草原(其二)


四年级六班  刘博文 


草地啊!

哪一棵小草没有绿?

哪一朵小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记忆中

没有你美丽的样子?


草原(其三)


四年级六班 刘博文


这些美--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顽强的小草,

美丽的小花,

粗壮的大树。



四年级六班  李伟德


美丽的秋天啊!

你有一幅画,

耀眼的黄色的画。


沧桑的棕黄色,

是稻子的秸秆。

那一串串的稻谷,

使稻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鲜艳的橙黄色,

是橙子与橘子。

那一瓣瓣的果肉,

使他们扬起了笑容。


闪耀的金黄色,

是雄伟的夕阳。

那刺眼的金光,

映红了农民伯伯的脸庞。


朴素的淡黄色,

是菊花的花瓣。

那一片片花瓣,

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啊,美丽的秋天!

你有一幅耀眼的黄色的画。

这幅画使你

不比其他的季节差! 


指导老师:王全伶


分享到:
阅读 (3641)


回到顶部

返回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