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诗词
2025-8-7 星期四/农历腊月

诗就是诗,而不是任何概念


     现代人写诗或诗评,不少是以西方现代诗或现代理论为标准的,借鉴是必须的,任何时候都需要,但若不加消化(我特别喜欢“化”字),随意套用,动辄制造概念,从概念中来到概念中去,反而忽略了诗学的根本。如同两个怨妇吵架,吵来吵去,最后竟忘记了缘何而吵,只演变为纯粹的意气之争。

     前几日,看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其访谈中说,他从不喜欢现代,后现代,解构这些概念,建筑就是建筑,就是那个时代的建筑。深以为然。这也可以引入诗学。诗就是诗,而不是任何概念。我曾买过一本西方100个现代艺术流派宣言的书,读来读去,哪一个宣言不是极端的革命产物?——既有革命意义,又有极端样目。以此招人注目(正如诗界经常看到的那些借诗发难的运动,行为,宣示一样),然而狼烟四起,却处处以丢掉和断裂诗的基本原则为能事。诗,是有基本原则的,这些基本原则就是底线,就是约定俗成。抛开这些,谈论所谓的技法,枉然。

      无论如何,程式绝对是诗的大敌。模仿绝对不可代替创造。古往今来,学杜者不可胜数,但杜甫只有一个。所谓,“学我者死,似我者生”。诗歌里不可学的、学不了的往往是最要紧的。欧阳修《笔说.李白杜甫诗优劣说》中对比李白杜甫,认为李白“天才自放,非甫可到也”。又作诗赞扬李白的雄伟豪迈,接着说“下看区区郊与岛,莺飞露湿吟秋草”。孟郊贾岛都是苦吟并写出好诗的大诗人,但在李太白的天纵之才面前,亦不过区区尔。而天才则是学不来的。陈师道《后山诗话》说陶渊明并不刻意为诗,只写心境,反倒写出了上等好诗。这些,也是学不来的。所以,陆游给儿子交待写诗的秘笈就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人与诗人之间的差异,除无法企及的天赋(这是毫无办法的)之外,有技术上面的精深与浅薄之分(这是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的),然而决定性的因素却是格调,格局。这些诗外功夫,最终决定一个人的写作能走多远。有人不信,一味读诗,吃力不讨好。

      好诗样板多矣,但并非都可拿来。以国外诗人为例,惠特曼,雪莱,艾略特,洛尔迦,博尔赫斯……,个个经典,却不是个个适合你去学习。学诗需要模仿,这模仿相似了书法的临帖,只有气质、风格、笔力、美学倾向与之契合的,或能得其神似一二。


分享到:
阅读 (1524)


回到顶部

返回顶部

回到顶部